江西省政協委員于長征:加大防震減災專業隊伍與技術平臺建設

中新網江西新聞1月17日電(記者 王昊陽)“由于歷史原因,我省絕大多數建筑物都不設防,老、舊、危房遍布城區及城鄉,”談及近期多地關于小型地震的新聞,江西省政協委員于長征表示,在此次召開的江西省兩會期間,他提交的提案關注學校建筑的防震情況,希望有關部門能進一步落實責任、完善體系、整合資源、統籌力量,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歷史上江西省曾發生過30多次中強以上破壞性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806年的會昌6級地震。在2005年11月26日8時49分,江西省九江市因板塊內部地質構造活動曾引起5.7級地震。就歷史來看,這次九江5.7級地震是江西地區百年來強度最強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庇陂L征說,過去五年(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我省共發生三級以上地震4次。目前大部分干部群眾對地震災害的危險性和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的自覺性、主動性不高,致使地震災害損失的潛在風險十分巨大。
“江西省橫跨揚子準地臺、華南褶皺系兩大地質單元,斷裂帶分布錯綜復雜,具備發生中強地震構造背景!庇陂L征表示,他以某設區市為例,目前已收集了該地部分市區學校建筑物的有關數據,包括建筑名稱、建筑時間、結構類型、層數、高度、面積、抗震設防水準、用途。該市城區學校340棟建筑物中能夠嚴格達到國家Ⅶ度設防標準及以上的僅有10棟,占比3%;能夠達到Ⅵ度設防標準的有180棟,占比53%;未達到Ⅵ度設防的有150棟,占比44%;其中不設防的還有96棟,占比28%。
于長征建議相關部門出臺相應管理措施,有計劃、分步驟地開展轄區內學校建筑物的地震安全隱患排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筑,需要繼續使用的要委托勘察、設計單位制訂具體方案,進行安全加固及隱患整治。對需要進行拆除、改建或擴建、翻建的,要嚴格按照設防標準進行設計施工。
“將防震減災知識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的培訓內容,納入中小學科學課和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整合資源和力量,大力開展地震科普宣傳活動,拓寬防震減災宣傳渠道!庇陂L征表示,各級政府要加大對防震減災部門機構建設及人員保障力度,按照行政執法與技術支撐兩條線配備人員,加強隊伍。建議對地震群測群防人員、防震減災助理員給予一定補助,調動工作積極性。應急管理部門和省地震局要加強對全省防震減災隊伍培訓和技術平臺支撐,提升市縣機構隊伍履職能力,打牢防震減災基層基礎。(完)
責任編輯: